公告

敬請期待飛利浦HD2079產品評測
顯示具有 米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米漿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怎麼選購豆漿機

這兩三年,常常被周圍的朋友詢問的幾個問題:
1. 豆漿機要買什麼牌子?
2. xx牌豆漿機好不好?
2.這個貴一點的豆漿機跟那個便宜一點的有什麼差別?

豆漿機是這兩三年流行起來的東西,對於我們這真的算是個新東西,所以大家其實都沒有太多對於豆漿機的知識,所以在挑選豆漿機時候,上面那些當然理所當然是都是常常會出現的問題。

雖然大家都加減知道我可能會推薦什麼牌子或什麼型號,不過大概是個性的關係,我通常都不會直接給我自己的答案,而是先從聊聊怎麼挑選豆漿機,來跟我的朋友們可以自己去思考。

講了不下幾百次之後,我想我還是整理這樣一篇文章給大家參考。如果有多看幾篇前面我寫的文字,大概對我接下來要寫的東西都不陌生,只是這次我是從把自己當做一個買豆漿機或用豆漿機的人的角度來寫,比較不是從工作的角度。

在這邊,要先提醒大家想想,自己是為了什麼要買豆漿機,或是為什麼需要一台豆漿機。先撇開比較屬於特別的例子,我們通常是為了豆漿的營養以及喜歡香濃的豆漿味,也希望可以藉由在家中用豆漿機打豆漿可以喝的安心,同時可以更簡便更省時。

如果從上面這些比較普遍的求來看,我們需要的是

1. 可以釋出最多營養的豆漿機
2. 可以煮的最香濃的豆漿機
3. 可以喝的安全的豆漿機

不過這就跟選美一樣,你說你美、我說我漂亮,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可以檢視,我們不就跟在門外看熱鬧的人一樣?所以從這樣的需求,我把豆漿機的幾個重要的部分拆開來說明,來讓大家做參考。

1. 釋出最多營養的豆漿
簡單的說,豆漿能釋出營養的多寡,與豆子被攪碎的粗細程度有關。在之前的文章,有針對豆漿機研磨機制的設計及優劣等級做討論。一般的豆漿機,都不會具有一兩萬元等級食物調理機所使用的超大馬力馬達,所以在結構的設計上更顯得重要。簡單基本的說,小空間、聚效果強,都是讓黃豆更有效率而且研磨均勻的基本要素。在這部份的確還是九陽有在這部份投入研發,並且有成果出來。
另外除了九陽,很多品牌都有訴求他的刀片材質或設計。刀片設計的確會對攪動效果有影響,但是沒有整體的搭配,其實刀片設計差以對於研磨效果的提升有限。而材質的話,大部分都是使用等級以上的烏鋼,各個品牌的差異不大。
或許有人會想,那是不是研發一款豆漿機,能有超級大馬力來攪碎。這或許也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不過基本上因為必須兼顧「研磨」與「加熱」兩個機制的搭配所考慮的配置,目前有一定技術上的考量。很簡單的這樣說,以現在各家豆漿機馬達在上方的設計,大馬力的體積、重量,以及運作時產生的動能,可能必須把豆漿機做成大概像除濕機一樣的體積吧。 
 
2. 煮出最香濃的豆漿
個人覺得東方比西方人懂得火,尤其是式料理在火候控制的功夫上更是一流。我們常用的小火或文火的慢燉熬煮,也造就了醇濃郁的好滋味。而屬於東方飲食文化的豆漿,也是需要透過加熱火力的控制,讓豆漿經過文火的熬煮,才能夠讓我們熟悉的香濃豆出現。所以在豆漿機的加熱機制上,也就成為重要的選擇要素。
雖然之前的文章裡,有提到豆漿機的加熱機制,但是在這邊,我換一個角度把加熱機制分成兩部分硬體與軟體。
硬體指的是電熱管,但在選擇上,並不是看你的材料好還是我的材料好,而是指在杯體上配置的設計。目前的主流是杯體加熱,也就是把加熱管固定在杯體外側。也就是說透過加熱杯體,間接的加熱杯體中的漿。普遍的技術,是將倒熱管做在杯體底部,比較好的設計,是做在杯體的側面。一方面能更有效率的加熱杯體,同時也能更均勻的加熱,讓熬煮的效果更好。(怎麼好像變成廣告文...)
另一個部分則是軟體,也就是控制的部份,這部份大家看不到,其實很難比較。各家都有各家的程式,各家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很難拿程式出來給大家看。簡單的提醒大家,要選擇有功率調整的,有機會可以觀察個品牌豆漿機在操作的過程中,前段、中段跟後段在加熱時的狀態,簡單用手掌貼在杯體外(那個杯體只有單層的不鏽鋼或玻璃的千萬不要這麼做...),如果有感覺到滾動的差異,至少他在程式的設計上有用心。

3. 喝到最安全的豆漿
其實這一點前面也說過,就是能將豆漿或其他的料理煮熟,並且將消除掉少部分對人體不是很好的物質。這需要的是安全機制,我個人覺得這部份是廠商的「良心」。沒有很好的研磨技術、沒有很好的加熱硬體跟程式,頂多就是不夠營養或是不夠好喝。但是如果沒有安全的機制,那等於是讓使用者暴露在不健康的風險之下。
廠商其實很輕易的就用"智慧溫控"來混淆,將沒有溫度感應說的好像有一樣。之前曾經做測試的時候,我有打電話給某一個號稱智慧溫控的廠商客服,也去專櫃詢問,他們都睜眼說瞎話的告訴我有,這對我來說相當的震驚

以上三個從普遍性的需求,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也可能都不知道他的重要性。而最後做一個總整理,大家可以怎麼去比較或選擇豆漿機。

1. 他用的是那一種研磨技術?
2. 他的加熱硬體與程式的好壞?
3. 他是不是"真的"有溫度感應等等的機制?  

除了看他的DM或網站介紹,也要仔細問清楚。例如我會直接問店員溫度感應器再哪?店員翻過來轉過去也找不到阿。

回到最前面寫的,豆漿機是個好東西,但還算個新東西,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挑選怎麼比較所以只能簡單的從有多少功能或是價格高低來做判斷。其實我也還在慢慢看慢慢比較,雖然工作上可以接觸到豆漿機,但是也不是所有的豆漿機知識都懂,更何況我不是理工背景的人。簡單的分享給大家,有任何的指教或理性的討論都很感謝歐。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豆漿機的基本原理與結構(五)

Part-04 其他

終於來到這一系列的最後一趴,感覺自己也鬆了一口氣
前面我們討論過研磨、加熱、控制三個主要的部分,最後一些沒辦法歸類的瑣碎小想法,就再這邊一次把他們都消滅掉。

1. 豆漿機的功能
從前面我們可以知道,豆漿機最重要的結構是研磨與加熱,所以舉凡可以用到這兩個功能的,照理說都可以用豆漿機來作。目前有看到的一些功能條列如下:

豆漿(乾豆/濕豆):
也可以作各種加味的豆漿或其他漿類,例如薏仁漿、木耳汁等等,對於豆漿機來說這麼基本的功能,我們就不贅述了。

米漿(台灣米漿):
我其實最常被問到豆漿機能不能煮米漿,這個聯想很基本,因為豆漿店的基本配備就是豆漿與米漿。跟豆漿一樣的原理,只是把原料換成白米與炒香的花生,就跟外面賣的米漿一樣。這個困難度不在於豆漿機,因為這是基本功能,最難的是取得俗稱"米奶豆"(台語)的花生。除了自己捲起衣袖乾炒半個小時之外,您要到傳統的米糧行才有的買。


粥(一 糊狀): 
其實就是米糊,因為都打碎了,比較像"暗"(台語),拿來讓小寶寶或老人家喝很方便,甚至可以直接加入吻仔魚等食材做成寶寶食物。如果加入了白米以外的東西,您就可以稱它叫養生糊,例如加入核桃或是腰果等等堅果類。

粥(二 顆粒) :
超淨第三代有八寶粥功能,能煮出米粒完整粥,但個人覺得那用電鍋煮就可以了,八寶粥煮的最好的,應該是我們永遠的驕傲-大同電鍋吧。

果汁:
就當果汁機一樣,原則上就是只運用攪拌研磨的功能而不使用加熱的功能,但是就豆漿機的設計來說,果汁的功能是一個附屬功能中的附屬功能。因為刀片的設計是用在大量水的攪拌,加上沒有使用到重要的加熱功能,只能說這是"雞肋等級"功能。

綠/紅豆沙:
舊款的豆漿機在面對純綠豆或紅豆,因為澱粉含量高,是非常容易燒焦的。現在加熱技術進步,也幾乎每一款豆漿機都能煮綠豆跟紅豆,只是並不是紅豆湯或綠豆湯而是將豆子打碎變成紅豆沙或綠豆沙。

果醬:
果醬的功能,到目前為止應該是豆漿機讓我最驚艷的一個功能開發。極少的水量,加上大量的砂糖,沒有很好的火力控制是非常容易燒焦的。一般煮手工果醬,會使用導熱性極佳的銅鍋來熬煮,加上不停的攪拌,以達到充分熬煮又不致於燒焦的效果。在豆漿機要做這樣的控制,在加熱機制以及加熱程式上,必須有一定的技術才能達成。目前我知道可以製作果醬的,只有九陽新款的D08D(請參考之前寫豆漿機加熱機制)有這個功能。

濃湯:
其實之前在網路上,就已經有人分享過用豆漿機煮南瓜濃湯。但是跟目前的豆漿機煮濃湯不同的是,之前的豆漿機用的是基本的攪拌與加熱,不太適合將所有的配料放進去(奶油及鮮奶等)。與果醬功能一樣,因為加熱機制的提升,即使加入奶油跟起司及大量的配料,也不容易燒焦。也等於可以一次把所有的材料加進去,在熬煮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濃稠與沈澱而燒焦。

以上的功能,大概是目前豆漿機可以達成的。以豆漿機來說,妥善的運用基本的"研磨"與"加熱",以程式來控制。不一定是功能鍵上所設定的功能,在熟悉之後也可以自以變化出很多不同的功能及用途。

2. 豆漿機的材質
在豆漿機杯體的部份,早期的豆漿機,是以PC(polycarbonate, 聚碳酸脂)以及強化玻璃為主,目的是希望可以透過透明的杯體,能看的清楚豆漿煮沸的過程。因為對於豆漿機不熟悉的消費者,希望可以藉由看到豆漿煮沸的過程,來確保豆漿是被煮熟的。同時透明的杯體,在賣場的展示上,也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附註:PC一般用也作嬰兒奶瓶材質,可耐熱120度左右)


雖然玻璃與PC材質,都有耐熱的特性,但是在耐用度及安全的考量下,目前的豆漿機幾乎都是以不鏽鋼為主,而且是適合使用在烹飪的304不鏽鋼,也都是內層不鏽鋼、外層塑料的雙層的杯體,除了防燙、美觀,也有些洗的保溫效果。


(左:九陽17D,單層不銹鋼杯體。中:超淨SBM-1302,內層不鏽鋼。右:九陽D08D,內層不銹鋼)


3.豆漿機的外型設計

其實豆漿機的外型,在台灣大家沒有什麼感覺,就是喜歡看順眼就好,因為其實大家好像長的差不多。但是在對岸發展十幾年的豆漿機,只有一個簡單的趨勢,就是九陽改款,其他品牌就跟著改款。這一個狀況,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1)九陽是寡佔的豆漿機品牌:
基本上對按賣出十台豆漿機,就會有7-8台是九陽的,你如果是沒有投入太多研發的小家電競爭者,你會怎麼作? 麵對這麼巨大的領導者,當然就是好用又大碗的老二策略,規格跟設計都跟著九陽走就對了。
從透明+導熱管->單層不鏽鋼+導熱管->雙層杯體+底盤加熱
回頭看對岸每一家小家電廠,幾乎都跟著九陽一路走過來。就以現在最新的雙層杯體來說,差別可能就是把手方形還是圓形、線條是直的還是彎的、握把是整支還是半支。連九陽在杯體上用小花的圖案,你也可以看到每一家也都跟著小花,只是花的品種不一樣罷了。
這樣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台灣的豆漿機市場,因為除了九陽以外,其他品牌的豆漿機大多是拿對岸小廠的產品來貼牌,認真一點的還改個顏色跟圖案,真的隨便的就連圖案都不改。

(2)對岸的品牌忠誠度不高:
在對岸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不高,除非是比較高單價或所謂馳名商標的品牌,才比較會有品牌指明或忠誠度的效應。而價格因素,也就成了關鍵點,只要東西長的差不多,感覺功能類似,只要價格低一點,就可能會有人買。這也就成為前一點,小廠的老二策略可以繼續生存的原因。而即使九陽身為豆漿機的發明者,在十幾年後,也一點點的讓市占率從九成,一路掉到目前七成左右的狀況。
再看看台灣市場的狀況,豆漿機是2010年才引進的新玩意,當九陽在台灣打下一片豆漿機的新天地之後,所有的人都盯著這一塊肥肉流口水。但是其實台灣的廠商並沒有選擇發展豆漿機的技術(並不是不能),而是直接從對岸的小家電廠直接拿既有產品,換個LOGO貼了牌就上架賣了。這與對岸市場的狀況不同,台灣是因為大家對豆漿機並不認識,也不了解豆漿機之間的差異。雖然可能最多人知道九陽這個品牌,但是九陽並不具有像對岸九陽品牌在豆漿機的地位。

這一系列豆漿機的基本原理就到這邊告一段落,希望這幾篇文章可以讓大家多認識一點豆漿機,也希望大家可以知道怎麼選一台適合自己的豆漿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