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敬請期待飛利浦HD2079產品評測
顯示具有 奔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奔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豆漿機產品分享:飛利浦HD2079 (一) 外觀規格檢視






知道了有朋友在燦坤買了一台飛利浦HD2079之後,我死皮賴臉的拜託人家借給我。禁不住我三番兩次的苦苦哀求,朋友林大善人終於答應把這台豆漿機借給我。先把這台豆漿機的基本資料整例如下給大家參考:


  • 型號:HD 2079
  • 馬達功率:140W
  • 加熱功率:850W
  • 尺寸(常x寬x高) 215X150X300 mm
  • 重量:2.0 公斤
  • 容量:900-1100毫升 (適合2-4人份)
     (以上資料轉載自產品說明書)
 在基本規格上與一般的豆漿機差異不大,至於外觀的設計這屬於於個人偏好的部份,就留給大家自己做評斷。



之前曾經簡單整理過這台豆漿機所訴求的特點,其中之一的"超飽和蒸汽熬煮技術",從外觀就可以看到這個設計結構的一部分。也就是照片上粉紅色上面有蒸汽符號的圓形零件。


這個零件可以很容易就拿起來,他是以矽膠圈(白色)用類似瓶塞的方式,來固定在機頭上蓋的透氣孔上。零件的下方有一個圓形直徑大約11mm的進氣孔,而側面有三個0.6-0.7mm寬的出氣孔,在出氣孔上方則是延伸出去的上蓋。


這個零件在背後有小圖式,只要稍微旋轉就可以直接分為上下兩片,而拆開後就可以看到裡面其實是沒有其他的結構。


可能是因為結構簡單,在這邊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事。飛利浦果然是大公司,在塑料零件上有標示了材料種類,只是上面標示的3號卻是PP材質。




在我有限的記憶中,3號應該是有含氯的PVC,近年來已經沒有在使用在飲食相關的容器上。而目前比較廣泛使用的PP應該是標示5號。查了一下網頁(請參考環保署網頁),果然如我所記憶的PP應該是5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個零件上是標示3號PP。

(2013/11/25 補充說明:下方有網友提供資訊,說明零件上的的"3"是模具相關標示,材質仍是上方標示的PP材質。因為我沒有辦法進一步確認,所以一併增加在文章中高大家參考。)

再繼續帶大家看一下上蓋的透氣孔, 他是貫穿上蓋結構的孔。從上方看可以看到兩階的設計,靠近面板的部份略寬,而下方則是圓形。而從下方則可以看到不鏽鋼也開了一個孔,在氣孔中也可以看到兩種材質,分別是靠近不鏽鋼的白色部分與靠近面板的紫色部分。這兩部分的材質可能會標示在內部,因為不好意思亂拆朋友的機器,所以目前是不知道實際的材質。




HD2079所訴求的超飽和蒸汽熬煮技術,除了上面這個零件以外,還包含了杯體與上蓋的密閉結合。在這類稱之為微壓的豆漿機中,上下蓋結合固定是一個基本結構設計。

  
從上面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在杯體上緣有寬度將近3cm的凸起而上蓋邊緣則有對應近1cm的凸起。將機頭放入杯體後順時針旋轉,就可以讓機頭卡入杯體。便可以如下圖,從上方把手提起。
(在這邊還是要建議,因為裡面是高溫的液體,任何時候都不建議這樣提起)


 這邊可能要說一下的是,在設計上希望上下蓋接合穩定,所以在雞頭不鏽鋼上緣有加了一條矽膠圈。我個人不喜歡這一條矽膠圈,倒不是因為溫度高的關係,因為矽膠是耐高熱的不會有問題。但是這種活動式的矽膠圈其實很容易藏汙納垢,如果有豆漿或豆渣附著在上面沒清乾淨,下次拿出來要使用的時候,矽膠圈可能已經有藍黑的發霉現象,這一點必需要注意勤於清理。



接著帶大家來看一下其他重要的部分。
首先機頭的部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無網的研磨結構,光從刀片的設計,我沒有辦法了解他所宣稱的高速渦流粉碎技術的特點,從刀片的形式到刀片的角度看以來只是一般的無網技術。其他可能的要素,可能在馬達的馬力、攪拌的次數跟時間上有差異,不過可要等後續的實際試用才會比較清楚。
(第一次看我的文章的朋友,請先參考舊文章:豆漿機的基本原理與結構)


另外上面圖片的右上方,可以看到所以豆漿機都會有的防溢電極。但在目前的結構裡,我並沒有看到溫度感應機制。其實之前在燦坤看到這台機器的時候,我就已經發現這個點。所以在九月初我已經寫mail去飛利浦詢問,系統雖然有回覆四個工作天就會給我答覆,但是已經快要一個月了,我還是沒有接到任何的回覆。



接下來最後看到上面這張是杯體內部,可以直接看到搭配無網技術的四條擾流筋。另外檢視杯底的弧度,還有輕微的加熱痕跡,目前判斷是底盤加熱的機種。之後如果朋友林大善人同意讓我拆機器的話,可以進一步做檢視。

以上大概是拿到機器的初步檢視,把一些我所看到的跟大家做分享。


最後,我差點忘了查一下這台豆漿機的"生產履歷"(請參考之前文章)。結果令我意外...


這台飛利浦的HD2079似乎跟東元的XYFYS001/002一樣,是中山美斯特生產的。我一直以為飛利浦大動作併了奔騰之後,已經擴充了屬於飛利浦自己的豆漿機生產線。如此看起來,至少目前飛利浦還是沒有自己的豆漿機生產線。但是技術標籤上,生產廠商是PHILIPS,不知道這中間有沒有什麼失誤的地方。

這幾天希望會有時間再來試用HD2079之後,可以給大家進一步的分享。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2013年豆漿機發展方向-微壓與IH

之前才剛分享完有關於中國飛利浦與九陽在研磨技術上的專利官司落幕,也跟著就看到一些新的豆漿機的發展,雖然沒有進到台灣,也是可以匯整一下讓大家作個參考。首先以目前的競爭態勢,2013的豆漿機研發,應該可以先歸納出兩個新的點:
  1. 熬煮技術的差異化-微壓豆漿機的出現
  2. IH的運用-杯體無線的商品
先講到第一點的部分,因為在研磨技術上長期的投資與研發,九陽掌握了絕大部分豆漿機的核心研磨技術。在專利的保護之下,九陽也算成功的保護了豆漿機的領域。也因此其他的廠商,只能從豆漿機的另一個核心技術進行發展,也就是熬煮的技術。

其實以目前豆漿機主流的硬體結構來看,九陽所引導發展從之前外富是的加熱管到底部加熱,發展到現在的立體環熱加熱這樣的結構,似乎也是九陽以外廠商跟隨的方式。而在軟體的程式控制上,也比較難有跳出九陽所發展的功能程式範疇。在這麼多年來,非九陽陣營終於在今年讓我們看到了比較不一樣的東西,也就是【微壓熬煮】的技術。

所謂微壓熬煮,也就是運用類似壓力鍋的原理,讓豆漿機在加熱的過程中產生保壓的效果,也藉此提升熬煮的效果。電子壓力鍋在中國的市場是一個普及率算高的主流品項, 同樣的消費者對這樣的商品理解與接受度也都相對高。




其實在2012年,台灣有出現一支商品名稱叫做DOMO巨蛋機。
 
  (圖片連結:DOMO官網)

這台巨蛋機號稱是高溫高壓的烹煮,營養不易流失,在外觀造型上也相當的不一樣。雖然在產品上有差異化的速球,不過在有限的通路以及近萬元的價格,應該在台灣也沒有引起什麼話題或驚人的銷售實績。去年在研究這台機器的過程中,其實也發現雖然掛的是比利時的品牌,但是這個產品其實也是來自於大陸的小家電代工品牌東菱2011年出發表的豆奶機,在大陸當地的定價與九陽的高階機器差不多。

  (圖片連結:CDBS)

回到微壓豆漿機,之前在大陸的這支東菱豆奶機,其實沒有引起什麼大回響,不過這樣的切入點似乎反而受到其他的廠商的接受,進而在今年紛紛推出微壓豆漿機。以豆漿機市場前三甲之一的蘇泊爾,今年就以密閉熬煮作為豆漿機主要的商品訴求特色。

(圖片來源:Supor官網)

點進Supor官網豆漿機的商品頁面,也可以看到主要的商品清一色是密閉熬煮的商品。

(圖片來源:Supor官網)

網路上搜尋"微壓 豆漿機",就會出現不少的不同的商品,例如之前被飛利浦併購的奔騰(POVOS)也曾經推出過名為"全剛微壓王"的微壓豆漿機。

(圖片來源:天貓)

不過,奔騰這款金剛微壓王(DJ97),在搜尋的過程中也找到他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海信DJ156Q。

(圖片來源:海信商城)

繼續找下去,發現還有孿生妹妹美斯特DJ15B-W18QG。
(圖片來源:1號店)


將微壓帶進豆漿機領域,算是個小驚喜,在非九陽的陣營中,有些不一樣的思維邏輯。從東菱兩年前的豆奶機出現,目前九陽沒有看到什麼類似的技術發展,或許是覺得沒有什麼威脅性。但是今年開始,已經不只一個品牌開始採用這樣的技術在豆漿機商品上,而且其中一個是排名第三的蘇泊爾。再加上被飛利浦併購的奔騰,也曾經推出類似的商品,之後飛利浦應該也是會有類似的商品出現。


接著來看看九陽豆漿機的新發展。

三月底,在上海的家電博覽會,九陽發表了一款概念商品-IH豆漿機(DJ13B-I6)。

(圖片來源:中國網)

 之所以說他是概念商品,是因為似乎在市場商還沒有看到他的蹤跡。這支IH豆漿機,跟其他品牌相同也是在加熱的部分進行升級,只不過他是硬體上的改變。IH(Induction Heating)並不是新的技術,大多數的人應該不會陌生,其實就是電磁爐運用的基本原理。目前大家熟知的豆漿機,都是使用電熱管進行加熱,不管是早期像電湯匙一樣,或是現在主流的底盤或是立體環繞加熱都藉由發熱後對不鏽鋼杯體加熱後進而加熱杯中的豆漿。


或許是因為使用220V電壓的關係,中國市場的IH技術被廣泛的使用,從家用的電器到商用的電爐等等,都有很多的IH商品。許多家庭甚至使用電磁灶來取代瓦斯爐。台灣雖然使用電磁爐的時間也很久了,但是需要大火快炒的台式料理,即使是家庭也還是以瓦斯爐為主。

從目前接觸到的資料中,目前只能看到在硬體結構上的改變,也就是加熱機構與杯體分離。現在市售的豆漿機,因為加熱單元必須要連接在杯體上,所以整體的機制,是一個完整的單一結構。IH 因為算是非接觸式的傳導,所以結構成為類似美式咖啡壺的型式。杯體就單純只是杯體,這樣在製作完豆漿之後,就可以比較輕鬆的拿著杯體去倒漿,而且清洗的時候,也不在需要擔心進水的問題。

(圖片來源:萬維家電網)

光就外型的設計看起來很有趣,這樣也可能會改變一些消費者使用豆漿機的習慣。中國這邊的評測看起來IH的效果也還不錯,不過媒體評測我們還是看看就好,看什麼時後有機會可以親自摸摸這個產品,看看是不是真的不錯。

小結:
2013年的豆漿機發展,似乎是加熱熬煮技術的展現。只不過九陽與非九陽陣營發展的方向似乎有點落差。目前的產品已經可以滿足一般消費者的使用,當然廠商之間的競爭,可以刺激廠商技術持續的發展,也會讓消費者有更好的產品可以用,對豆漿機有興趣的人就持續關注與期待吧。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豆漿機專利權 (續) 飛利浦的導流杯的孿生兄弟

昨天寫完有關於九陽與飛利浦專利官司到一段落,在文章的結尾有提到很可惜飛利浦導流杯已經停止生產了,沒有機會可以得到更多有關於他的資料。但是後來在網路搜尋的過程中,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在中國有個叫作萊克(LEXY)的品牌,在2010年時曾經出過一款豆漿機(DJ12B-02),使用了該品牌稱為磨立方設計的【專利導流杯技術】。

(圖片來源:萬維家電網)

看這張圖片的時候,因為已經看了不少飛利浦導流杯的照片,所以很直覺就判斷她與飛利浦的導流杯設計相似程度非常高,底下這張照片再將兩個品牌的導流杯放再一起比較。

(圖片來源:網路)

不過再回去萊克的官網查詢,在他的產品線上已經看不到豆漿機產品了,同時在網路上也找不到是否有專利權的糾紛。個人的推論,以吸塵器為核心產品的萊克有可能已經放棄發展,或是將其所擁有的豆漿機技術轉移給飛利浦。個人覺得後者的機會是大的,飛利浦的萬用鍋,就是一個併購轉移的例子。

去年上市的飛利浦萬用鍋,本質上是中國很流行的電壓力鍋(中國市場稱之為電壓力煲),只是到了台灣換了一個產品定位叫作萬用鍋。在這裡暫不討論他的原理及功能,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飛利浦透過併購獲得產品技術的案例。2011年7月UDN刊登一則新聞,提到飛利浦併購了中國的小家電廠奔騰電器,對外也表達是為了進攻中國的市場所作的策略。

(資料來源:UDN)
  
在這個併購案的同時,也獲得奔騰家電的品牌及技術,但可以想見飛利浦是不會用奔騰這個品牌進行銷。於是飛利浦也就出現了電壓力煲這個前所未有的產品線,到了台灣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萬用鍋。其實這在現在的商業市場上是再平常也不過的一個案例,但是我個人比較有意思的是,以飛利浦這樣一家有研發與市場行銷能力的集團,怎麼會沒有經過商品的優化與調整,就將奔騰原來的商品貼上了飛利浦就進行銷售。以下是飛利浦在台灣上市的萬用鍋的其中三個型號與中國奔騰原來產品的型號作了對照。

 
 
 (以上資料來源:飛利浦官網與網路蒐集)

也許飛利浦有自己的一套策略想法,但我已一個消費者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會讓我直接連想到台灣豆漿機市場許多低價的"貼牌"作法。必須聲明的是這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每個人也都可以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對我來說,品牌(尤其事知名品牌)必須對自己的產品負責,用個可能不是很恰當的極端譬喻來講,如果今天賓士併購了納智捷,直接將現在納智捷的車換上了賓士的LOGO就要當作賓士來賣,我聽到這樣的事可能會崩潰吧。不過,每個人都還是可以自己判斷,可能我個人對於品牌的潔癖比較重一點。

回到飛利浦在專利官司上失利早夭的導流杯,推估飛利浦是透過併購獲得萊克豆漿機技術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過程,那這樣的一個技術轉移就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案子,不過至少飛利浦也得到了進入豆漿機市場的基礎。